老年社工领域界限的明确,对于提高社会对老年社工的认知、明确老年社工工作的开展以及学校教育的方向,有着重要的作用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老年社工的工作价值:
1.让老人快乐、家属满意,为养老机构树立口碑
针对入住养老机构的意识较清醒的有一定活动能力的自理、半自理老人,进行一次不少于10个小时的深入交流沟通,了解特殊兴趣爱好、性格及行为特征,走进老人的内心深处,与老人建立深厚感情,并把重要信息归档。在深入了解老人的基础上有效做好紧急事件时成功介入(个案工作范畴)。
举个例子: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,他就愿意在房间呆着,不出来参加养老机构的活动。对于社工来讲,怎么做?首先要同理、陪伴、有技巧沟通、可以缅怀、可以回顾等了解他的需求和问题点在哪,之后做有主题的小组活动,让老人从房间里出来自愿、快乐的参加机构内部活动。这样小型的社会关系的网络就建构成了,老人快乐、家属满意、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口碑就出来了,满意度就提高了。
2.安抚老人家属,对有需要者进行心理辅导
对于几乎完全丧失意识能力和活动能力的老人,社工所能提供的服务相对有限。社工学习了解相关临终关怀和服务知识,安抚老人家属,对有需要者进行心理辅导。
举个例子: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服务的这个群体全部是得癌症、重症行动不便的老人,这个机构整合医护资源,开展的服务有健康管理、医疗护理、情绪疏导、同时还做培训,搭建这样一个支持网络,让老人正确来认识这样的疾病,让老人也面对最后一段时间的死亡。舒缓老人面对离世的紧张情绪,提升家长和照顾者的照顾技能和自我关怀的技巧。说明老年社工不仅仅能服务活力老人,对于特殊老人也是有服务方法的。
3.对新入院老人进行角色适应、心理帮辅、价值与归宿感确立等相关服务。
帮助新入院的老人适应机构生活是社工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。新入住老人入院后,会面临生活环境、生活规律、交往方式等情况的改变。这时,社工及时地跟进,为他们提供适应情况的评估,并根据评估结果和老人的不同需求分别予以处理,从而帮助老人尽快地了解和熟悉老人院的生活,为新入住老人提供社会支持。
4.对有心理、情绪、行为问题的老人,社工可以及时进行咨询和辅导。
工作人员将老人转介给社工后,社工会对老人的问题和需求进行预估分析,通过跟老人建立专业关系,共同制订并实施介入方案,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转介或结案。
将个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社工服务中来,通过个案会议的形式,充分调动与个案相关的人员,整合各方资源,为老人提供综合照顾服务。实践证明,社会工作的介入,在解决老人入住适应困难、舍友关系不良、社会交往缺乏等方面的问题上成效显著。
5.整合社会资源,为老人提供义工服务也是养老机构社工的一项特别工作。
社会上有一些团体和个人很热衷于来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服务,他们是养老机构可利用的宝贵资源。社工首先要充当组织者,通过主动联系,同机构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,并通过需求和能力评估,为义工和老人进行互助组合。其次,社工可发挥培训者和资源提供者的角色,协老人接纳义工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