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道父亲节,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6月第三个星期日,不过6月的那个父亲节是西方的舶来品,今天要说的“八八节”那可是咱们地地道道的中国父亲节,而且它的来头实在是不小!
1945年8月,笼罩在中国上空8年之久的战争乌云逐渐弥散,胜利的曙光已然初露。在上海,包括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内的一些文人突然间想到,这8年间,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,无数的英雄们抛头颅、洒热血,甚至献出了生命,这其中就有很多父亲。
为激发民众对“抗战必胜”的信念,也为了纪念那些为民族大义捐躯的父亲们,这些爱国文人提出设立“父亲节”。他们还建议将日子定在8月8日,认为“八八”的谐音是“爸爸”,而且两个“八”字上下重叠在一起,变形后就是个“父”字,简单响亮又好记。倡议一提出,各界人士反响强烈,纷纷响应。
当时的《申报》还倡议为人子女者应在8月8日这天胸佩白花,纪念那些为守护子女和国家存亡而逝去的父亲们。
在发起“父亲节”倡议一周后的8月15日中午,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、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。消息传来,中国民众无不欢欣鼓舞。上海市各界名流更联名呈请国民政府将每年8月8日定为父亲节,并通令全国遵行。
1946年8月8日《申报》刊出的父亲节广告
在这份联名呈请中,不仅可见吴稚晖、李石曾等国民党元老的身影,连有名的“黑帮大亨”杜月笙也都参与其中。于是,8月8日便成了民国后期法定的父亲节,并一直延用至今。
中国八八节先于西方父亲节设立
其实啊,中国的八八节比西方的父亲节设立得更早。美国虽然在1966年签署了总统公告,宣布当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父亲节,但一直到此后的1972年,美国总统才签署正式文件,将父亲节定为全美国永久性的纪念日。而中国的八八节如上文所述早在1945年就已确立。
中国八八节更具历史意义、爱国情怀
在西方,父亲节是为了单纯地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而设立的节日。而中国的八八节在设立之时更被赋予了一层更深厚宏大的意义,是为了纪念英勇的父亲们为了家国而献身,具有更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爱国情怀。